過去一年多來中美晶片大戰持續進行,且有越演越烈之勢,美國不斷祭出各種高階晶片及設備的出口禁令和限制,并要求其他國家遵行。荷蘭半導體設備制造商ASML前執行長溫彼得6日表示,中美在電腦晶片問題上的爭端是意識形態的,并非基于事實。他認為,這樣的爭端將繼續下去,且料可能需要數十年的時間。
路透報導指,溫彼得(Peter Wennink)近日在掌管ASML公司10年后于今年4月離職,而該公司在其帶領下已成為歐洲最大的技術公司。他指出,自2018年以來,美國以安全問題為由,對該公司出口到中國大陸的工具施以越來越多的限制。美國近期還試圖阻止ASML為已出售給大陸客戶的設備提供服務。
溫彼得表示,此類討論不是基于事實、內容、數字或數據,而是基于“意識形態”,“你可以對此有任何想法,但我們是一家企業,必須平衡管理利益相關者的利益的企業”,所以若意識形態直接阻礙這一點,“那我就有意見了。”ASNL在大陸耕耘了30年,擁有眾多客戶和員工,因此“也有些義務”必須執行。
而作為作為尋求平衡的一部分,溫彼得說,已盡可能地進行游說,以防止出口限制變得太過嚴格。與此同時,當認為公司的智慧產權未有得到尊重時,他表示其亦曾向大陸政府的高層官員提出申訴。
溫彼得預測,鑒于地緣政治利益岌岌可危,中美晶片戰可能需要幾十年的時間才能結束。據了解,ASML是歐洲最大的科技公司,目前臺灣為ASML最大市場,其次則為大陸市場。
此前,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林劍曾表示,事實證明,中美經貿投資合作互利共贏,兩國和兩國人民都是受益者。將經貿科技問題政治化、工具化,意識形態化,強推“脫鉤斷鏈”,衝擊的是兩國及全球的正常貿易投資往來和產供鏈穩定,不符合包括美國在內任何一方的利益。
咨詢熱線
0755-83206860